Java虚拟机(JVM)内存管理:垃圾回收机制详解实例
Java的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ion, GC)是JVM的核心部分,它负责自动清理不再使用的对象空间。以下是对垃圾回收机制的一些详细解释:
标记阶段:
- JVM开始执行代码,每一个分配给对象的内存都带有标识符,如栈帧中的地址或堆中的引用指针。
可达性分析阶段(也称为”可达性图”):
- 对于垃圾回收来说,一个对象如果不能再通过任何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访问到,那么这个对象就是可以被回收的垃圾。
清除阶段:
- 根据可达性分析的结果,JVM会选择一些不再可达的对象进行清理。清理方式通常有两种:空间分配回收和代换回收。
实例:
考虑以下简单的Java代码,其中创建了几个对象:
public class 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tr1 = "Hello";
String str2 = "World";
MyClass obj = new MyClass();
str1.concat(str2); // 使用引用传递
str2 = "Java"; // 线程间操作,不是垃圾回收
// 垃圾回收示例:str2不再可达,可能被回收
}
}
class MyClass {
// 无实际内容的类
}
在这个例子中,str1.concat(str2)
是一个引用传递,所以str2
实际上是另一个对象的引用。当str2 = "Java"
时,str2
所引用的对象被替换,因此str2
不再可达,可能被垃圾回收机制处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