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结构
- 程序的三大结构
顺序:代码自上而下,按顺序执行
分支:根据指定的条件,选择不同的过程执行
循环:重复 - 循环的意义:
节省操作,减少代码的冗余 - 循环的三要素:
计数器的创建
执行条件(停止条件)的设定
计算器的改变 循环语句:while
语法:while的基础语法:
while(){}
while 语句名
() 执行条件(停止条件)
{} 重复执行的内容(循环体)
do while的基础语法:
do{}while()
do{}while(){}
do 语句名的一部分
{} do的执行语句(循环体)
while 语句名的另一部分
() 执行条件(停止条件)
{} 可选,while的执行语句(不是循环体,循环结束后执行)
5. 注意
计数器的改变最好放在循环体的最后,除非特殊需要
如非特殊需要,千万不能在循环中额外改变计数器
循环,最好理解执行过程,不要硬记,因为还有循环的嵌套6. for语句的语法:
for(){}
for 语句名
() 条件组(计数器的初始值; 条件; 计数器的改变)
{} 循环体
特点:三要素,更集中,无需考虑计数器改变的位置,而影响程序结果
顺序不能变(计数器的初始值; 条件; 计数器的改变)
循环中的控制关键字:break:
立即结束循环,后面的任何代码都不再执行
虽然跟switch中的break长得一样,但是各有各的功能continue:
跳过本次循环,继续下次循环的执行死循环
无法通过自身控制结束的循环
特点:消耗大量的内存,浪费资源,程序崩溃
但是,可以利用死循环的思路,解决不知道循环次数的问题
记得在合适的时候,通过控制关键字停止;使用习惯:
while更适合处理不知道循环次数的需求
for更适合处理确定的循环次数的需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