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if __name__==‘__main__‘:”详细解析

我会带着你远行 2023-01-03 12:53 197阅读 0赞

引言

学过Java、C、C++的程序员应该都知道,每次开启一个程序,都必须写一个主函数作为程序的入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main函数。如下所示, main()就是Java中的一个main函数。

  1.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
  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3. System.out.println("HelloWorld");
  4. }
  5. }

与Java、C、C++等几种语言不同的是,Python是一种解释型脚本语言,在执行之前不同要将所有代码先编译成中间代码,Python程序运行时是从模块顶行开始,逐行进行翻译执行,所以,最顶层(没有被缩进)的代码都会被执行,所以Python中并不需要一个统一的main()作为程序的入口。在某种意义上讲,“if name== ’main:”也像是一个标志,象征着Java等语言中的程序主入口,告诉其他程序员,代码入口在此——这是“if name== ’main:”这条代码的意义之一。

1. __name__的理解

1.1 为什么使用__name__属性?

Python解释器在导入模块时,会将模块中没有缩进的代码全部执行一遍(模块就是一个独立的Python文件)。开发人员通常会在模块下方增加一些测试代码,为了避免这些测试代码在模块被导入后执行,可以利用__name__属性。

1.2 __name__属性。

__name__属性是Python的一个内置属性,记录了一个字符串。

  • 若是在当前文件,name 是__main__。
  • 在hello文件中打印本文件的__name__属性值,显示的是__main__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若是导入的文件,__name__是模块名。
  • test文件导入hello模块,在test文件中打印出hello模块的__name__属性值,显示的是hello模块的模块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因此__name__ == ‘main’ 就表示在当前文件中,可以在if name == ‘main’:条件下写入测试代码,如此可以避免测试代码在模块被导入后执行。

2. 模块导入

我们知道,当我们把模块A中的代码在模块B中进行import A时,只要B模块代码运行到该import语句,模块A的代码会被执行。

模块A:

  1. # 模块A
  2. a = 100
  3. print('你好,我是模块A……')
  4. print(a)

模块B:

  1. # 模块B
  2. from package01 import A
  3. b = 200
  4. print('你好,我是模块B……')
  5. print(b)

运行模块B时,输出结果如下:

  1. 你好,我是模块A……
  2. 100
  3. 你好,我是模块B……
  4. 200

如果在模块A中,我们有部分的代码不想在被导入到B时直接被运行,但在直接运行A时可直接运行,那该怎么做呢?那就可以用到“if name== ’main:”这行代码了,我们队上面用到的A模块代码进行修改:

A模块代码修改为:

  1. # 模块A
  2. a = 100
  3. print('你好,我是模块A……')
  4. if __name__=='__main__':
  5. print(a)

B模块不做修改,直接执行B模块,输出结果如下:

  1. 你好,我是模块A……
  2. 你好,我是模块B……
  3. 200

看到了吗,A模块中的a的值就没有再被输出了。所以,当你要导入某个模块,但又不想改模块的部分代码被直接执行,那就可以这一部分代码放在“if name==‘main’:”内部。

3.“name”与“main

看到现在也许心中还是疑惑,那么现在我们来说一说“if__name__==‘main’:”的原理。

name”是Python的内置变量,用于指代当前模块。我们修改上面用到的A模块和B模块,在模块中分别输出模块的名称:
模块A:

  1. # 模块A
  2. print('你好,我是模块A……')
  3. print('模块A中__name__的值:{}'.format(__name__))
  4. print('-------------------------')

模块B:

  1. # 模块B
  2. from package01 import A
  3. print('你好,我是模块B……')
  4. print('模块B中__name__的值:{}'.format(__name__))

执行A模块时,输出结果:

  1. 你好,我是模块A……
  2. 模块A__name__的值:__main__
  3. -------------------------

执行B模块时,输出结果:

  1. 你好,我是模块A……
  2. 模块A__name__的值:package01.A
  3. -------------------------
  4. 你好,我是模块B……
  5. 模块B__name__的值:__main__

发现神奇之处了吗?当哪个模块被直接执行时,该模块“name”的值就是“main”,当被导入另一模块时,“name”的值就是模块的真实名称。用一个类比来解释一下:记得小时候要轮流打算教室,轮到自己的时候(模块被直接执行的时候),我们会说今天是“我”(main)值日,称呼其他人时,我们就会直接喊他们的名字。所以,“main”就相当于当事人,或者说第一人称的“我”。

所以,当运行“if name== ‘main’:”语句时,如果当前模块时被直接执行,name__的值就是__main,条件判断的结果为True,“if name==‘main’:”下面的代码块就会被执行。

参考

Python中“if name==‘main’:”理解与总结:https://www.cnblogs.com/chenhuabin/p/10118199.html
if name == ‘main’: https://www.cnblogs.com/wanao/p/13098783.html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有 0 条评论,19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相关阅读

    相关 Python的self详细

    1. 前言 我们总会在class里面看见self,但是感觉他好像也没什么用处,就是放在那里占个位子。 如果你也有同样的疑问,那么恭喜你,你的class没学明白。 所以

    相关 if __name__ == '__main__'

    相信大家在看别人的python程序时,可能会在大部分的程序后看到标题这段代码,这里解释下它的意义。总的来说,这句代码的作用就是既能保证当前的.py文件直接运行,也能保证其可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