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Java内存区域与内存溢出异常
先一点点记录一下,后期会补一下全部的<<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目录
Java内存区域与内存溢出异常
对于从事C,C++程序的开发人员来说,在内存管理区域,他们既是拥有最高权力的“皇帝”又是从事最基础工作
的“劳动人民”,即拥有一个对象的所有权,又要负责每一个对象开始到结束的维护任务。
对于Java程序员来说,在虚拟机自动内存管理机制的帮助下,不需要再为每一个new操作去写配对的delete/free
代码, 不容易出现内存溢出问题,由虚拟机管理内存让这一切看起来十分美好。不过,也正是应为虚拟机托管了
一切内存管理工作,一旦出现内存泄露和溢出方面的问题,如果不了解虚拟机是怎么使用内存的,那么排查起来
将是非常困难的工作。
1.运行时数据区
Java虚拟机在执行Java程序的过程中会把它所管理 的内存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数据区域。粗略划分可以划分为堆,
栈两个部分,堆是所有线程共享的,栈是每个线程独占的。但是这样不够 准确,下面我们将其划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简单的做个映射大致如下:
" class="reference-link">
1.1程序计数器
程序计数器是一块较小的区域,它可以看作是当前线程所执行的字节码的行号指示器。由于Java虚拟机的多线程是通过线程轮流切换并分配处理器执
行时间的方式来实现的在任何一个确定的时刻,一个处理器(对于多核处理器来说是一个内核)都只会执行一条线程中的指令。因此,为了线程切换后能
恢复到正确的执行位置,每条线程都需要一个独立的程序计数器。
简单来说就是记录了每个线程执行到了哪里,此区域是唯一一个在Java虚拟机规范中没有规定任何OutOfMemeoryError情况的区域。如果线程正在执行
的是Java方法,这个计数器记录的是正在执行的虚拟机字节码指令的地址,如果执行的是Native方法 ,这个计数器就是空的。
1.2Java虚拟机栈
Java虚拟机栈也是每个线程私有的,他的生命周期与线程相同。虚拟机描述的Java虚拟机方法执行的内存模型:每个方法在执行的时候都会创建一个栈帧
用于存储局部变量表,操作数栈,动态链表,方法出口等信息。每一个方法从调用直到执行完成的过程,就对应这一个栈帧在虚拟机栈中入栈到出栈的过程。
局部变量表存放了编译期可知的8中基本数据类型的值,对象的应用(存储一个指针或者句柄执行真正的值,真正的值存储于堆中)。局部变量表所需的内
存空间在编译期间完成分配,在方法运行期间不会改变变量表的大小。
当线程请求的栈深度超过栈深度(如递归得深度过深)时会抛出StackOverFlowError。如果无法申请到足够的内存就会抛出OutOfMemoryError异常。
1.3本地方法栈
本地方法栈与虚拟机栈发挥的作用非常相似,他们之间的区别就是虚拟机栈为虚拟机执行Java方法而服务,而本地方法栈未执行Native方法服务。也会抛出
虚拟机栈抛出的异常。
1.4堆
对于大多数应用来说,Java堆是虚拟机所管理的内存中最大的一块,是被所有内存共享的一块区域。起初所有的对象实例及数据都要在堆上分配,但是随着
JIT(just in time,即时编译)编译器的发展与逃逸分析技术逐渐成熟,一切也就变得没那么绝对了。如果堆中没有内存完成实例分配,并且堆也无法在扩展是就会抛
出OutOfMemoryError异常。
1.5方法区
方法区与Java堆一样,是各个 线程共享的内存区域,它用于存储已被虚拟机加载的类信息、敞亮、静态变量、及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数据。当方法区 无法
满足内存分配需求是就会抛出OutOfMemoryError异常。
1.6直接内存
直接内存并不是虚拟机运行时数据区的一部分,也不是Java虚拟机规范中定义的内存区域。但这部分内存也被频繁地使用,而且可能导致内存溢出异常的 出现。
在JDK1.4中加入了NIO,引入了一种基于通道与缓冲区的I/O方式,它可以使用Native函数库直接分配对外内存,然后通过一个存储在Java堆中的DirectByteBuffer
对象作为这块内存的引用进行操作。这样就能避免在Java堆和Native堆中来回的复制数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