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SS跨站脚本攻击

浅浅的花香味﹌ 2022-05-10 04:48 345阅读 0赞

阅读目录

  • 1、简介
  • 2、原因解析
  • 3、XSS攻击分类
  •   3.1、反射型xss攻击
  •   3.2、存贮型xss攻击
  •   3.3、DOMBasedXSS(基于dom的跨站点脚本攻击)
  • 4、XSS攻击实例分析
  •   例1、简单XSS攻击
  •   例2、盗取cookie
  • 5、XSS漏洞修复
  •   5.1、html实体
  •   5.2、HTML Encode
  •   5.3、修复漏洞方针
  •   5.4、PHP中的相应函数
  •   5.5、数据过滤类

回到顶部

1、简介

跨站脚本(cross site script)为了避免与样式css混淆,所以简称为XSS。

XSS是一种经常出现在web应用中的计算机安全漏洞,也是web中最主流的攻击方式。那么什么是XSS呢?

XSS是指恶意攻击者利用网站没有对用户提交数据进行转义处理或者过滤不足的缺点,进而添加一些代码,嵌入到web页面中去。使别的用户访问都会执行相应的嵌入代码。

从而盗取用户资料、利用用户身份进行某种动作或者对访问者进行病毒侵害的一种攻击方式。

XSS攻击的危害包括:

1、盗取各类用户帐号,如机器登录帐号、用户网银帐号、各类管理员帐号

2、控制企业数据,包括读取、篡改、添加、删除企业敏感数据的能力

3、盗窃企业重要的具有商业价值的资料

4、非法转账

5、强制发送电子邮件

6、网站挂马

7、控制受害者机器向其它网站发起攻击

回到顶部

2、原因解析

主要原因:过于信任客户端提交的数据!

解决办法:不信任任何客户端提交的数据,只要是客户端提交的数据就应该先进行相应的过滤处理然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进一步分析细节:

  客户端提交的数据本来就是应用所需要的,但是恶意攻击者利用网站对客户端提交数据的信任,在数据中插入一些符号以及javascript代码,那么这些数据将会成为应用代码中的一部分了。那么攻击者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展开攻击啦。

  因此我们绝不可以信任任何客户端提交的数据!!!

回到顶部

3、XSS攻击分类

【了解即可,不必细究,XSS根源就是没完全过滤客户端提交的数据】

回到顶部

  3.1、反射型xss攻击

  又称为非持久性跨站点脚本攻击,它是最常见的类型的XSS。漏洞产生的原因是攻击者注入的数据反映在响应中。一个典型的非持久性XSS包含一个带XSS攻击向量的链接(即每次攻击需要用户的点击)。

简单例子

正常发送消息:

http://www.test.com/message.php?send=Hello,World!

接收者将会接收信息并显示Hello,Word

非正常发送消息:

http://www.test.com/message.php?send=!

接收者接收消息显示的时候将会弹出警告窗口

回到顶部

  3.2、存贮型xss攻击

  又称为持久型跨站点脚本,它一般发生在XSS攻击向量(一般指XSS攻击代码)存储在网站数据库,当一个页面被用户打开的时候执行。每当用户打开浏览器,脚本执行。持久的XSS相比非持久性XSS攻击危害性更大,因为每当用户打开页面,查看内容时脚本将自动执行。谷歌的orkut曾经就遭受到XSS。

简单例子:

从名字就可了解到存储型XSS攻击就是将攻击代码存入数据库中,然后客户端打开时就执行这些攻击代码。例如留言板

留言板表单中的表单域:

正常操作:

用户是提交相应留言信息;将数据存储到数据库;其他用户访问留言板,应用去数据并显示。

非正常操作:

攻击者在value填写【或者html其他标签(破坏样式。。。)、一段攻击型代码】;

将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

其他用户取出数据显示的时候,将会执行这些攻击性代码

回到顶部

  3.3、DOMBasedXSS(基于dom的跨站点脚本攻击)

  基于DOM的XSS有时也称为type0XSS。当用户能够通过交互修改浏览器页面中的DOM(DocumentObjectModel)并显示在浏览器上时,就有可能产生这种漏洞,从效果上来说它也是反射型XSS。

  通过修改页面的DOM节点形成的XSS,称之为DOMBasedXSS。

  前提是易受攻击的网站有一个HTML页面采用不安全的方式从document.location 或document.URL 或 document.referrer获取数据(或者任何其他攻击者可以修改的对象)。

简单例子

复制代码

  1. 1 <HTML>
  2. 2 <TITLE>Welcome!</TITLE>
  3. 3 Hi
  4. 4 <SCRIPT>
  5. 5 var pos=document.URL.indexOf("name=")+5;
  6. 6 document.write(document.URL.substring(pos,document.URL.length));
  7. 7 </SCRIPT>
  8. 8 <BR>
  9. 9 Welcome to our system
  10. 10
  11. 11 </HTML>

复制代码

这个例子是个欢迎页面,name是截取URL中get过来的name参数

正常操作:

http://www.vulnerable.site/welcome.html?name=Joe

非正常操作:

http://www.vulnerable.site/welcome.html?name=

  将产生xss条件。让我们看看为什么:受害者的浏览器接收到这个链接,发送HTTP请求到www.vulnerable.site并且接受到上面的HTML页。受害者的浏览器开始解析这个HTML为DOM,DOM包含一个对象叫document,document里面有个URL属性,这个属性里填充着当前页面的URL。当解析器到达javascript代码,它会执行它并且修改你的HTML页面。倘若代码中引用了document.URL,那么,这部分字符串将会在解析时嵌入到HTML中,然后立即解析,同时,javascript代码会找到(alert(…))并且在同一个页面执行它,这就产生了xss的条件。

注意:

  1. 恶意程序脚本在任何时候不会嵌入到处于自然状态下的HTML页面(这和其他种类的xss不太一样)。

  2.这个攻击只有在浏览器没有修改URL字符时起作用。 当url不是直接在地址栏输入,Mozilla.会自动转换在document.URL中字符<和>(转化为%3C 和 %3E),因此在就不会受到上面示例那样的攻击了,在IE6下没有转换<和>,因此他很容易受到攻击。

  当然,直接嵌入到HTML只是攻击的一个挂载点,有很多脚本不需要依赖<和>漏洞,因此Mozilla通常也是无法阻止这些攻击的。

测试时,现在一般浏览器都开启了XSS过滤,提交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有 0 条评论,345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相关阅读

    相关 xss脚本

    原理 跨站脚本(Cross site script,简称xss)是一种“HTML注入”,由于攻击的脚本多数时候是跨域的,所以称之为“跨域脚本”。 我们常常听到“注入”(I

    相关 A3 脚本攻击 XSS

    0x00:审计介绍 对于跨站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存储、反射和 DOM 三种,在挖掘 XSS 上我们一般的思路是查找可能在页面上进行输出的变量,并检查这些变量是否可控,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