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年终总结
离回家的火车还有一个小时,我想利用这一个小时总结一下2018年。年后怕没有动力去写了。
2018年换了2份工作,一份云计算,一份大数据。完成了一个大型机开发人员到互联网行业的转型。
对于一个打工的IT人来说,明确方向远远比做事情要重要。我在大型机行业的6年,说不上出类拔萃,但绝对算的上努力和优秀。这里我想说明第一个职业生涯要避免的误区。
误区1:不要成为赶路的驴子。为了眼前的吃不到的红萝卜花光自己的精力。
在大型企业都会有职级评定,职级评定只是公司的流程和形式。我不想花时间讨论利弊。只想说,无论你在现在公司是什么级别,获得过那些荣誉。你到了新的公司,不会有人关系,你不可能拿着以前的荣誉让老板给你加工资。
最终决定你的工资的是是你面试时的谈判能力和资本,以及你在新公司的业绩。我曾为了晋升一个级别,在整整2年过的谨慎小心,努力满足公司和上级的各种需求。悲剧是最终我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是公司当年业绩下滑,最终没给我晋升。而当我换了项目组,就立刻得到了拼命2年得到的晋升。
晋升都是公司用来刺激你的胡萝卜,你如果花费了所有精力,和可能忽略掉更重要的东西。
2018年,我进入一家知名云计算公司,原本我打算从事java的开发。不过很庆幸,一个朋友在这家公司,通过内推,让毫无经验的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行业。
误区2:决定你的工资的并不是你的技术,不要拿周围的人衡量你的价值。
如果你是一名java开发程序员,你周围有很多和你接近的人。他们有人工资比你高,有人比你低。如果大家都在1万到2万之间,通常你会认为自己拿到2万就已经很高了。自己的价值被一种错觉的锚点作为基准评判后,得到的结果 通常不准确。
真相是,虽然技术好的人通常工资高。但是决定工资的因素很多,我在外包行业待过,这个行业有很多本质上很优秀的人,但他们那的工资比互联网行业低很多。如果把博尔特放在足球场上,虽然他有天赋,但通常很难体现价值。所以一定要找到一个正确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感觉自己喜欢自己的工作,能从中获取成就感。
误区3:周围的人都是你的对手
从上学到现在,最大的一个误区就是周围的人都是你的对手,你要比他们优秀,你才能过的更好。上学的时候自己做的的好的题目不愿意分享,这是很多人自命不凡的人碌碌无为的原因。
世界很大,有很多人,周围的人过的好怀通常决定了你自己的。如果你周围都是零资产的人,你很有可能和他们差不多。如果你周围都是千万级别的人,潜移默化中你也发现了他们财富的路径。
你比周围的人过得好并没有太大用处,除非你已经对当前的阶级感到满足,否则尽可能避免这种斗争。正确的做法是帮助大家快速发展,他们工资比你高没关系,他们能力比你强没关系。让他们更强,我希望周围的朋友都是CTO,CEO。我相信我是他们的朋友,他们有一天需要一个总裁的时候会找到我。
误区4:过度关注技术细节,而忽略你工作的意义。
公司成立的本质是盈利的,所有的工作都要有助于工资的发展。在小公司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如果是像我一样的奋斗型人物,这点尤为重要。我做IT是为了帮助业务人员更好的跟客户拿单,更好的保留客户。我不在乎我用的技术是否高大上,我也从不认为技术也要有逼格。
这一年我对技术从仰望变成了平视,真正的技术是为了解决业务中的问题产生的。不要过度在乎技术细节是否高大上,就像学英语不要死扣语法一样,有太多英语的高手语法很烂,但能和人流畅的交流。想一想技术的本质什么,所有高大上复杂的技术都有本质上简单的原理。
误区5:拼命工作给老板看,告诉自己自己表现很优秀。
我遇到过有很拼命工作的人,为了给老板看到自己的努力。但是老板不在的话,就很不积极。这个其实有点可笑,自己工作虽然是给人打工,但是也是在花费自己的时间,要努力多干一些有成长的工作。这也是同前面说的不要在乎奖金什么一个道理,那些都是虚的。要让自己的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早点干完工作,有时间就用来学习。为了老板工作是很浪费时间的事情。
不想继续大道理,我只想谈谈自己这几年对工作的感悟,和以后工作应该保持的态度。
- 不要沉迷技术细节,对于我来说想成为一名顶尖技术高手是不太可能的。我从事这个行业,是因为这个行业很多经验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高效。重视原理和应用场景,要知道技术能帮我解决那些问题。实现的细节以后可以找人过来做。
- 保持行业的敏锐。IT行业技术渺如烟海,根本无法学完。有的人年纪很孝技术就已经是大牛。但是有人工作10年依然是平凡人。经验表明,技术真正牛的人,除了自己努力之外,更重要找到好的学习模式。要时刻关注行业的变化,了解最新的技术和经验。
- 要关注自己的公司和环境是否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东西。如果工资一致在做重复性的劳作,用稳定老套的技术,周围的人讨论的都是工作如何完成,而不是业务如何更好的开展。这家公司和可能实在浪费你的时间。
- 我将来要成为技术管理者,而不是一名程序员。对于技术应该是海纳百川,而不是庖丁解牛。
- 工作中有人和你过不去的时候,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自己是来赚钱的不是为了和看不惯你的人打架的。打架都是普通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你表现的大方一些,大部分人都是识趣的。如果碰到完全不识趣的人,你人不了他。name就看看周围的人对他的态度,如果只有你看不惯他。很有可能那个情商低的人就是自己。
2018年学习了那些东西
云计算行业
1,计算
- 学习了数据统计的基础知识和python的基础知识
- 虚拟化,KVM等云计算行业的基础知识。
2,存储
- 学习私有云存储的基本概念
- 《大话存储》读完了,了解了DAS,NAS,SAN存储的概念。镜像,快照,容灾,分布式存储等知识。
3,网络
- 《计算机网络》的视频2套,看完之后就做了实验。懂了VLAN,路由等基础知识,可以解决日常生活的简单问题
- 日常积累对于很多网络问题有了概念层面的人士
4,数据库
- 老男孩的mysql教程看了一遍,讲得很好也很实用。老男孩本人讲的版本,还有一个DBA讲的太烂,全是高深的技术,没有适用的东西。
- 《高性能MYSQL》读完,虽然谈不上有很深体悟。自己对于数据库的理解更深一步
- 为电信做mysql的运维,现场帮其回复了主备的数据库系统。这个不是很复杂,但确实生产中的真实操作。加班一晚上完成了主备系统恢复。一晚上对于数据库的理解,超过了一个月的学习。说明学习就该是理论+实战。
5,其他
- linux操作系统的各种命令熟练很多。
- 读了《鸟叔私房菜》的源码安装章节,并且完成了电信服务器离线升级openssl。理解了linux系统原件安装的基本原理,以后安装各种软件都会简单很多。※有很多小的知识,对于日常工作有很大帮助,减少了工作的阻力。比如如何保证自己配置的虚拟机网络畅通,不需要每次网络出问题都摸不着头脑。
- 防火墙iptables。为了给电信添加防火墙,做了大量实验。对于防火墙有了细节层面的理解。
- 《区块链》参加了几节课,对于区块链的技术有了概念理解。个人认为区块链的前景有限,至少在国内很难有大的发展。那些用区块链发货币的工资都是在割韭菜罢了,和技术没关系。
6 行业经验
云计算行业接触了很多客户,我的运气比较好,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谈的几个客户都成功了,而且在公司是比较重要的客户。可惜年终之前要离职,公司百般挽留,我还是走了。我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做技术还是做业务,但自己这几年还有精力,想先学习一下技术,等年龄大一些在开始做业务相关。我相信自己是有天分的。
云计算学习了各种前沿的技术和方案,也结交了很多行业朋友,他们对于我将来的后路。如果技术行业活不下去,可以随时跳转到业务。
大数据公司
前端
利用自己有限的前端技术完成了公司官网和一些小页面设计,虽然只会用bootstrap,但是感觉已经可以实现各种页面效果,并且实现不同设备的适配。
后端
开始学习springboot,现在刚开始知道MVC的基础流程,还没办法独立完成业务。
编程
开始讲之前几周学习的技术在实践中应用,发现了工作中只要能完成业务需求,没人要求你从零coding。学习也是这样可以先把东西做出来,解决掉不可回避的问题。很多问题当你程序跑通了,再回头看就变得简单了很多。
数据库
学习了一些neo4j关系型数据库和postgresql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大数据
开了一些ES,mongoDB等大数据的基础视频。
总结:
一年之内接触的东西太多,学习的不是很深入,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搞明白自己的方向。在未来一年充分利用好时间,让自己的技术层面更上一层楼。
大概方向:
1,java编程学习深入一些,看完编程思想和基本好的书籍。jvm虚拟机原理,内存回收等。了解多线程,高并发,文件读写,网络编程的只是。
2,能够用springboot独立完成项目。学习若依的后端框架,通过项目掌握后端的技术。能够解决工作的问题
3,学习大数据的各项技术。
4,docker,k8s等
5,网络知识
先回家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