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继承问题和虚继承
一、C++的菱形继承
假设有类B和类C,它们都继承了相同的类A。另外还有类D,类D通过多重继承机制继承了类B和类C。
如果直接继承会引发访问不明确(二义性),以及数据冗余。如果直接指定访问对象,可解决二义性,而要解决数据冗余,则要引入虚函数。
因为图表的形状类似于菱形(或者钻石),因此这个问题被形象地称为菱形问题(钻石继承问题)。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Base{
public:
void fun(){
cout<<"Base()"<<endl;
}
};
class A:public Base{
};
class C:public Base{
};
class D:public A,public C{
};
int main(){
D d;
//d.fun(); 出错,返回request for member 'fun' is ambiguous
d.A::fun();
d.C::fun();
return 0;
}
可以看到,如果不利用域限定需要访问的函数,那么就会出现模糊调用的问题,但是貌似C++给了更好的方法,虚继承!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Base{
public:
int _base=1;
void fun(){
cout<<"Base()"<<endl;
}
};
class A:virtual public Base{
public:
int _base=2;
};
class C:virtual public Base{
public:
int _base=3;
};
class D:public A,public C{
};
int main(){
D d;
d.fun();//Base()
d.A::fun();//Base()
d.C::fun();//Base()
cout<<d.Base::_base<<endl;//1
cout<<d.A::_base<<endl;//2
cout<<d.C::_base<<endl;//3
return 0;
}
利用虚继承就可以解决菱形继承的问题,具体实现是:B和C中不再保存Base的具体内容,而是保存了一份偏移地址,所以在D调用fun()时,调用的就是A的fun(),但对于B、C相同的变量名,D在调用时还是要利用域限定来处理。虚继承不同于虚函数,虚函数在C++中主要用于实现多态,具体见:[虚函数][Link 1]、[动态绑定和静态绑定][Link 2]。
二、java为何没有多继承
假设类A中有一个public方法fun(),然后类B和类C同时继承了类A,类B或类C中各自对fun()进行了覆盖,这时类D通过多继承同时继承了类B和类C,这样便导致砖石危机了,程序在运行的时候对应方法fun()该如何判断?
(1)如果在一个子类继承的多个父类中拥有相同名字的实例变量,子类在引用该变量时将产生歧义,无法判断应该使用哪个父类的变量。
(2)如果在一个子类继承的多个父类中拥有相同方法,子类中有没有覆盖该方法,那么调用该方法时将产生歧义,无法判断应该调用哪个父类的方法。
java为了避免C++的菱形继承问题,简单粗暴的去除了菱形继承问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